融合會帶來新紅利環境治理要跨區域
22個城市的市長或代表都到了合肥,他們最關心的是什么,他們的話題與百姓茶余飯后的閑談有哪些共同與不同之處,昨日,記者采訪了眾多市長,談的最多的則是如區域內的江河污染治理,以及長三角融合帶來的新紅利等話題。
共論跨區域污染治理 舟山:上游污染最后全到我們這里
跨區域環境污染治理是市長聯席會議的主題。不僅此次會議的主旨有“綠色”兩字,市長們口中談的最多的也是它。
“舟山是長江的入???,上游的污染、泥沙到最后全部到了我們這里。 ”舟山市副市長徐燕峰告訴記者,上游的水質好壞直接影響了舟山的環境情況。所以,她最關心的是這次會議能否繼續推動水環境的跨區域治理問題。
我省馬鞍山市常務副市長魏堯也希望,成員城市間能夠跨境進行環境污染治理,不僅要建立有約束力的規章,還要有污染聯防機制,通過常設機構協調區域環境污染糾紛。
繼人口紅利之后,經濟學家們一直在尋找中國經濟的新紅利,而對于長三角來說,區域的進一步融合將帶來新紅利。
“現在高速公路開通,加上高鐵,長三角內通行非常方便,未來我們可以到上??床?,實現跨區域結算。 ”無錫市代表唐余開介紹,這給無錫人帶來方便,也促進了上海醫療服務業的發展,這就是新紅利。嘉興市委常委、常務副市長梁群也提到了新紅利。 “現在可以在上海掙錢,老了到嘉興養老?!绷喝航榻B,嘉興緊鄰上海,而無論是物價、人工成本都非常低,環境優美,是個非常適合養老的地方。隨著長三角內部的交通、信息等的融合,未來僅養老產業就能為長三角的二三線城市帶來巨大紅利。
長三角城市因地域相連,存在很多互補與合作,又因分屬各省市,產業趨同而互存競爭。如何讓合作成為主題?
湖州市副市長崔鳳軍給出了兩個數據,江蘇與上海在發展上的相似系數是0.9,而浙江與上海的相似系數也達到了0.7。這意味著江浙滬在發展模式上、產業選擇上存在著很大的相似度,正如合肥是家電基地,而泰州也有春蘭空調。上海有寶鋼,而馬鞍山的馬鋼在國內也首屈一指。
發展的相似帶來競爭,但同時也為區域合作創造了很好的機會。崔鳳軍提出,長三角的合作模式要從非制度走向制度化,應該將之前的溝通協調從務虛走向務實。
提供相似觀點的是合肥市市長張慶軍,他認為,關聯企業的集聚會為區域發展提供新動力(310328,基金吧)。很多市長都提出,要從更高層次設計,從區域產業總體規劃、產學研、信息共享、交通上促進產業對接,從而實現區域內更實在的合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