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林市全面推進農村環境保護
□4個縣完成農村生態創建規劃編制
□60多個村完成了飲用水源保護工作
□80個煤企完成生態恢復治理方案
去年以來,我市圍繞改善農村環境質量目標,以生態創建為總抓手,不斷加大綜合整治力度,實施生態示范創建、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全覆蓋、環境綜合治理等工程,農村環境質量持續改善。
生態示范創建工程對于改變農村落后面貌、改善人居環境、促進農村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2013年,我市全面啟動了農村生態創建規劃編制工作,市農村環保專項資金240萬元補助規劃編制工作,用于各縣區開展農村環保規劃和生態創建規劃編制,去年共編制完成了神木、綏德、佳縣、吳堡4個縣生態創建規劃。米脂縣楊家溝鎮等17個鄉鎮和70個生態村開展了生態創建工作,其中通過省上驗收21個。
我市積極實施垃圾分類處理、畜禽養殖污染治理、生活污水處理、衛生廁所建設、農田污染治理等工作。子洲縣李孝河鄉被命名為省級生態鄉鎮,榆陽區古塔鎮黃家圪村等8個村被命名為省級生態村,靖邊縣青陽岔鎮陽坪村等24個村被命名為市級生態村。
我市把飲用水源保護工作由城市向農村延伸,并將此作為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首要任務。去年實施了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全覆蓋工程,在原來38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的基礎上又安排600多萬元,對全市剩余的114個鄉鎮水源地集中保護,取締了保護區內排污口,進行了劃界、立樁、設立警示牌。同時,通過生態創建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,推進飲用水源保護工作,目前已有60多個村完成了飲用水源保護工作。
農村環境綜合治理也是推進農村生態創建的重要手段。我市按照“點面結合、示范先行”的基本原則,以沿河流鄉鎮為重點,兼顧重點飲用水源保護區、重要交通干線沿線周邊,重點整治人口密集、村鎮集中、環境問題突出的“問題村”,主要開展了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、生活垃圾收集處理及畜禽養殖污染治理。通過生活垃圾實行“戶保潔(分類)、村收集、鄉鎮轉運、縣區多場處理”的模式、畜禽養殖污染實行“雨污分流、干清糞、糞便綜合利用”的模式,使這些村的環境面貌得到徹底改善。
與此同時,我市還編制完成煤炭開采企業生態恢復治理方案80個,并開展了恢復治理工作;組織開展了榆林市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,完成了相關調查和評價報告編制,特別完成了神木紅堿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申報前期準備工作,正在組織申報。